江苏省淮安市实验中学2010届九年级中考模拟试题
|
|
整理自:2exam.com 2009-11-7 9:24:32 |
初三语文阶段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16 分) 200910 1.下列加点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创伤(chuāng) 停泊(pō) 山寨(zhài) 一曝十寒(pù) B.地壳(qiào) 阔绰(chuō) 瞥见(piē) 殚思极虑(dān) C.秸秆(jié) 藤蔓(wàn) 强迫(qiánɡ) 载歌载舞(zài) D.削减(xuē) 供养(gōng) 裨益(bì) 情不自禁(jīn) 2.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古代动物中有一类动物叫蜥蜴,它___具有两栖动物的特征,___具有爬行动物的特征。___古生物学的作者不容易弄清楚,它到底是两栖动物,还是爬行动物。___过去把它放在爬行动物中,___现在又把它放在两栖动物中。 A.不 而 因此 尽管 而 B.既 又 不过 既然 于是 C.既 又 因此 以致 而 D.不 而 不过 以致 进而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于山体滑坡,奔赴灾区的救援人员往往突然会走投无路,但他们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及时赶到目的地,开展救援工作。 B.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 C.6月6日,刚登陆仪征中源步行街的宏信超市盛大开业,从鼓楼广场到中源步行街,沿途街道门庭若市。 D.改革开放30年来,仪征人民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经济社会发展取季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人民生活安居乐业。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目前,加强对青少年认识烟草危害性的教育,是将来禁烟工作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B.6月4日,被台湾媒体誉为“采购首发团”的“两岸经贸促进考察团”经过4天在台洽购,目前已落实逾22亿美元对台采购。 C.卫生部门建议,这段时间人们应密切监测健康状况,如出现发热或呼吸道症状,务必戴上口罩,及时乘私家车、拨打120或999就医。 D.有关部门最近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中考期间严防安全不出现问题。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莫泊桑,法国人。他因《羊脂球》而一跃登上法国文坛,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我们学过他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 B.《天上的街市》选自《郭沫若全集》。在这首诗中,诗人以奇妙的想象和丰富的联想,描绘出一幅奇异的世外仙境图,把我们带进了一个美妙的世界。 C.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运用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论述了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的主要观点。 D.鲁迅的《雪》、高尔基的《海燕》、屠格涅夫的《蔚蓝的王国》的体裁都是散文诗。 6.依次填人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 ; 。 ; 。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荷塘月色》 ①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②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③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 ④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 A.④③②① B.①④③② C.④②③① D.②①④③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36分) 一、积累运用(23分) 7.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4分) 瘦西湖的美在于蜿蜒①qǖ折,湖面时宽时窄,两岸林木扶②shū,园林建筑古朴多姿。从石阶码头下船,行船其间,移步换景,引人入胜。……穿过五亭桥,湖面一下子开阔起来,摇③lǔ的年轻船娘也善解人意,一曲《茉莉花》悠悠的,脆脆的,甜甜的,腻腻的,绕④liáng三日也不为过。遥遥望去,白塔亮出了身姿。 ①( ) ②( ) ③( ) ④( ) 8.默写(每空l分,错字、漏字、添字不得分)。(8分) (1) ,思而不学则殆。 (2)纸上得来终觉浅,__________ 。 (3) ,自将磨洗认前朝。 (4)世事洞明皆学问,________________ 。 (5) 《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 , ”两句意思一致。 请在(6) (7)两题中任选一题。 (6) 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中,赵朴初先生借用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诗句为“冰心馆”题了词。你觉得最有可能的一句是 , 。 (7) 奉献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代诗歌中有许多诗句告诉我们需要无私的奉献, 如“ , 。” 9.名著阅读。(6分) 为了打造绿色精神家园,学校开展了营造书香校园的“名著竞读”活动。请你从《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汤姆索亚历险记》三部名著中任选一个典型人物,按下面三个栏目完成一期黑板报内容的撰稿。 ⑴“名著人物”形象栏。(写出人名幷简介其性格特点)(2分) ⑵“精彩情节”大家看。(简要概述与此人物紧密相关的一个精彩情节)(2分) ⑶“读后一得”交流台。(写出你对此人物或此情节感受最深的一点体会)(2分) 10.专题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5分) ⑴ 阅读下面这则消息,请你为这则消息拟一个适合的标题。(不超过20字)(3分) 新华网郑州6月4日电 根据最新统计报告,截至4日晚23时,河南省因强对流天气死亡人数增至22人,其中商丘地区报告死亡18人,开封地区报告死亡2人,济源市新报告死亡2人。 灾害发生后,河南省委、省政府及受灾地区各级党委、政府全力开展抢险救灾工作。河南省政府决定下拨救灾应急资金300万元,商丘市政府也已下拨救灾应急资金100万元,用于解决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目前,救灾工作正有序进行。 标题 ⑵ 对于气候的变化,古人总结出了许多规律,这为他们以及后人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根据你的积累,请写两句关于气候现象的谚语。(2分) ① ② 二、阅读理解(53分) (一)诗歌赏析。(5分) 阅读曹操的两首诗回答问题 观沧海 龟虽寿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1.说说两首诗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据此谈谈你对“建安风骨”特点的理解。(3分) 12.两首诗你更喜欢哪一首呢?请结合诗句,说出你的理由。(可从情感、艺术手法、语言等角度谈)(2分)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题目(14分) (甲文)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文)赵将廉颇之后嗣廉范①,任云中郡守。一日,会匈奴大入塞,故事②虏人③过五千,移文④旁郡。吏欲传檄⑤求救,而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虏众盛而范兵不敌。会日暮,令军士各交缚⑥两炬三头热火⑦,营中星列⑧。虏遥望火多,谓汉兵救至,大惊。待旦⑨将退,范乃令军中褥食⑩,晨而赴之。俄而,斩首数百级,虏自相践踏,死者千余人。虏由此不敢复向云中。 『注释』:①廉范:廉颇的后代。 ②故事:按旧例。 ③虏:敌人。 ④移文:发文书。 ⑤传檄:发出紧急公文。 ⑥交缚:交叉缚扎。 ⑦热火:点火。 ⑧星列:象星一样布满。 ⑨待旦:等到天亮。 ⑩褥食:在睡垫上把早饭吃了。 1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望其旗靡( ) (2)公将鼓之( ) (3)会匈奴大入塞( ) (4)范兵不敌( ) 14.乙文中的“而”字与“再而衰”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句是:(2分)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文: ⑵吏欲传檄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 译文: 16.甲乙两文战争胜利印证了下文语段中的一些说法,请选择其中一个简要说明。(4分) 故知胜有五:①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②识众寡之用者胜,③上下同欲者胜,④以虞待不虞者胜,⑤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节选自《孙子•谋攻》) (三)阅读《人生如月》,完成后面题目。(14分) ①天上的月是我们最熟悉不过的了。最初的时候,它淡淡的,细细的,像是谁用橘黄的彩笔在湛蓝的天幕上轻轻画了一道,称这时的月为“月牙”,真是形象得很。渐渐地,它大起来了,亮起来了,在天空驻足的时间长起来了。这时的月便是一把镰刀、一只小船了。到了阴历的十五,这月便圆圆的,大大的,亮亮的,似一只玉盘、一面明镜了。再后来,月由盈而亏,由亏而残如一块土豆、一块顽石了。由纤弱而圆满,由圆满而亏残,天上的月却是如此周而复始,循环不已,岁岁如斯。人生虽不尽是这般规律,但盈亏明暗却是如影相随,避不开,躲不开,无法拒绝的。 ②有时候,人逢吉时好运一帆风顺,谋官则升迁,想钱便发财,真是心想事成万般如意,原来平淡人生这时真如望月中天,亮丽圆满了。此时,升官的不免满面春风,发财的不免财大气粗,即使评个职称、当个先进或晋一级工资也会沾沾自喜,觉得优人一等。然而,花开自有花谢时,月圆必有月缺日,且常常是花开之后便是谢,月圆之后即为缺。但人多鼠目寸光,有眼不识事物消长之理,得意便忘形,露出一副小人面目。人若能处顺境作逆境之思,方不失为人本色,保持一颗平常心。为官者不必因权柄在手而颐指气使、八面威风,有钱人不必因腰缠万贯而妄自尊大、暴殄天物。如此立身处世待人接物,便无骄横之气、霸道之态,不至于蜕变为隐形之盗贼,衣冠之禽兽,于人于己于社会皆有大益。 ③有时候,人遭恶时厄运,常是坏事连连,处处不顺,原本光明的人生忽然黯淡下来,如月牙一现,如云遮残月。身处逆境之中,或心灰意冷、悲观厌世,或甘于沉沦、自暴自弃,或忧心如焚、白发搔短,或牢骚满腹、怨无天佑。其实,人若于月亏之日想到月圆之时,识得世事易变之理,即可于逆境之中志不衰、气不馁、态不失,达观以处世,宽心以养身,“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如此面对困厄,必不会怨天尤人蹉跎岁月,必不会奴颜婢膝玷污人格,必不会见利忘义为虎作伥。 ④人生如月,皆有阴晴圆缺,我们大可不必颜随势改,气逐时移,得志时趾高气扬,失意时垂头丧气。我以为,无论顺逆得失,都平静的接受世界,从容地面对生活,这才是智者的活法。 17.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 (3分) 18.从文中摘录一个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喜欢的理由。(3分) 摘录: 理由: 19.阅读第②段或第③段,依据该段所谈观点举一个典型事例作为论据(3分) 20.天上一轮月,人间万首诗。月,承载了人类太多的情感。在台湾光复六十周年纪念之时,《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读其中一段文字,选用后面有关月亮的诗句填在语段的空处。选项为( )(2分) “ , ”。当年,在民族危亡、国难当头之际,两岸人民团结抗战,共御外侮,谱写了民族解放、国土光复的历史篇章;今天,海峡两岸的骨肉同胞依然是明月共赏,休戚与共。 A.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B.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D.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21.有人说,人生是一幅画,一百个人看它就有一百种感受。请写一段话,表达出你对人生的感悟。(3分) 我说,人生如 (四)阅读熊召政的《镜泊湖的黄昏》一文,完成22~26题。(共18分) ⑴黄昏有时是一个错误。譬如观飞瀑,黯淡的光线使你无法领略飞腾的气势;譬如草原上的故友重逢,天不假以阳光,无法纵马驰骋,只好入室把盏,醉里挑灯看剑了。但有时,黄昏又是一个不可复制的美丽。譬如暮霭降临时,桂子树下情人的相拥;譬如泛舟,泛舟在山环水曲的湖上。 ⑵如今我正在湖上,在镜泊湖的游船中,倚着舷窗,看夕阳在波浪中书写活泼的禅机。 ⑶说到禅机,似乎有些突兀,但我如此表述,绝非心血来潮。说它之前,让我们还是先来追寻一下镜泊湖的历史吧。 ⑷用地质学家的说法,镜泊湖属于高山堰塞湖,海拔高度世界第二,仅比瑞士的日内瓦湖低了25米。所谓堰塞,就是被堵塞的河道。镜泊湖乃牡丹江故道,造物主却赶着青山打了一个滚,牡丹江被截断,只好改道而走。于是,一个美丽的高山湖泊,留在了长白山支脉张广才岭的腹部。 ⑸张广才岭并非以某位汉人的姓氏命名,它是满语,读“遮根采良”,意为吉祥如意。镜泊湖在历史上亦有多个称谓。汉朝时,它叫湄沱河;唐高宗时,改称阿卜湖;唐玄宗时,又名呼汗海。明代称镜泊湖,清代称毕尔腾湖。这满语的毕尔腾,仍然是“水平如镜”的意思。辛亥革命后,复改为镜泊湖,沿用至今。 ⑹既是牡丹江故道,镜泊湖便不像洱海、洪湖、太湖那样一片浩瀚,泛舟湖心,有横无际涯的感觉。它虽然有90公里的水域,但仍然曲折如河道,唯其曲折,我们才能见到别致的生动。 ⑺下湖时,已经五点多钟,枕着山脊的夕阳,已经不再炽烈,你可以用肉眼去细细观察它,看它像太极图一样散发的光晕。这最好的生命的蛋白汁,在饲养着那一双旋转不息的阴阳鱼。被阴阳鱼啄剩的光粒,散散地洒落湖中,它们飘荡着,浮漾着,像金箔打造的浮萍。 ⑻游船入湖深深,船头向东,切开的是渐渐凝集的暮色。两岸的青山,将葱茏投入湖中,孵化出翡翠般的大宁静。而船尾,那金箔般的浮萍,却是穷追不舍。船头的翡翠,船尾的金箔,在夕阳中穷极变幻。不知为何,这情景让我想起阮籍的诗句:“朝为媚少年,夕暮成丑老。”我不明白,放逸与纵酒的阮步兵,为何心境如此苍凉。中唐的李商隐吟咏“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虽然含蓄一点,也是过分地感伤。这两位诗人,均生存于中国的禅宗诞生之前,尚不能借助禅家参透生命。 ⑼美的东西,大多转瞬即逝。把握生命之内的东西,才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就像我此刻站在船尾,眺望夕阳由猩红变成淡红时,我才真切地感到,生命的每一种境界,都是无法替代的历程。它既有色彩,也有温度;既是灿烂,也是淡泊。就像这镜泊湖,成为河道时,它流得欢畅;堰塞成湖,它仍然逍遥。 ⑽不知不觉,三分之二的夕阳,已经沉入了山脊。剩下的半弯,似乎激情更为充沛;投放到水中的光晕,金灿灿的更为明亮。船尾的排浪中,水花更为璀璨。这最后的辉煌实在太美了。我突然想到应该拍下一帧照片,于是揿下快门…… ⑾刹那间,夕阳完全沉没,湖上的金光也骤然收尽。我捡拾刚才拍摄的湖波,取景框中的画面一出来,我不免大吃一惊。潋滟的金波中,有一尊完整的弥勒佛,正冲着我微笑。 22.镜泊湖的黄昏美在哪里?试用文中的几个词语加以概括。(3分) 23.文章第4~6段对镜泊湖作了具体介绍,请用短语依次概括各段的内容。(3分) ( ) ( ) ( ) 24.阅读下面句子,联系上下文,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1)“这最好的生命的蛋白汁,在饲养着那一双旋转不息的阴阳鱼”一句中加点的“生命的蛋白汁”是什么意思? (2)“剩下的半弯,似乎激情更为充沛;投放到水中的光晕,金灿灿的更为明亮。船尾的排浪中,水花更为璀璨”中加点的“更”有什么表达作用? 25.选出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错误的一项。(3分) ( ) A.开头通过对比描写,强调黄昏是一个“不可复制的美丽”,并自然引出本文的写作对象。 B.文章引用阮籍和李商隐诗句的宗旨是为他们不能参透生命而感到惋惜。 C.文章按时间顺序描写镜泊湖的黄昏,跳跃的文字,大胆的想像,在读者面前呈现出水上黄昏的优美画卷。 D.文章不仅写景,还渗入了禅机,从太极、阴阳鱼,到生机、生命态度的慢慢感悟,让读者感受到一种积极而又超然、宽广的胸怀。 26.结合本文主旨,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积极的人生态度”的理解。(不少于80字)(5分)
|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
|
 |
|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
|
|
|
|
|